鹦鹉鱼变黑怎么回事?
首先声明,个人经验仅供参考! 养了一缸鹦鹉近5年,从最初30条到现在的200余条,从最初的一尺多长到目前的十厘米左右。经过多年的摸索,个人认为导致鹦鹉鱼变黑的几个因素如下: 水质:养鱼先养水,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。良好的水质是鱼儿健康长寿的基础,而鱼缸的水质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:一个是硝化系统是否完善,另一个则是PH值是否恒定。
我养的这缸鹦鹉使用的是外循环方式(内置滤筒),定期清洗过滤棉;每天定时开泵打氧;每周定时的换掉三分之一的水;添加硝化菌和活性炭以维持硝化系统的稳定。通过不断的调整,终于使鱼儿进入了健康的状态:体色由淡黄色逐渐变得红润且有光泽,粪便成条形,每天观察,发现残饵及粪便及时清除,同时加入新水,保持水质的稳定。
温度:鱼类属于变温动物,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如果当水温低于鱼类最佳生长温度时,它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生理调节反应就是色素细胞的颜色加深,从而呈现深色状态,即所谓“冬眠”。当水温降低时,鱼的体色会随之变得更深。当然,在温度突然升高的时候,它们的体表颜色也会迅速变浅。所以,根据水温高低改变体色是一个调节反应,这种改变通常是有规律且缓慢的。但是,如果水温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大或者频繁出现突变,则有可能造成鱼儿应激,出现体表色斑渐次消失、身体瘦弱的现象。保持水温恒定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光照:我想很多人都没有给养鱼设备加光的意识吧?其实,适当的光照不仅能给鱼缸增加美感,而且能为鱼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。因为鱼类的视网膜没有色素,不能像人眼一样接受光线的刺激,通过反射来辨别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。它们对于光线强弱的变化特别敏感。有光就有信号,通过这个信号,它们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安全状态,以及确定猎物(饵料)的位置。而当光线太强或太弱时,它们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,如惊动躲避或是游到光亮处。适当的灯光照明不仅有益于观赏,而且对养殖也是大有好处的。但要注意的是,光线不能太弱,否则会破坏它们的感知能力。
饮食:最后要说的是,食物的多样性对于保持鱼的体形和色泽也很重要。由于人类嗅觉灵敏,往往会忽视腐败食物的气味而误以为食物新鲜。实际上,当鱼虾等水产品一旦死亡,细菌就会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,产生有毒物质,若这时将其投喂给鱼类,会导致它们中毒,严重的会造成器官损害甚至死亡。所以,除了保持食物的新鲜之外,还应保证喂食适量,避免剩余。特别是鱼体色素细胞对营养的需求非常敏锐,如有缺乏,它们就会通过改变皮肤色素细胞的颜色进行反应,从而出现体表颜色变浅的情况。适时合理地补充营养物质,有助于保持皮肤的色泽,让鱼看起来更美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