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猫要吃小猫怎么办?

安延宅安延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我的咪咪是去年6月底出生的,是只漂亮的小雌猫。小咪咪很健康的成长,直到7月初我们还给她生了2只小猫,看着小咪咪幸福长大我们都很开心。但是好景不长,大约是小猫满月的时候发生的事情。

我们每天都给小咪咪喂营养食物,她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。因为我们是租的房,所以不能散养,她只好住在窗台上的笼子里。有一天我们在喂她吃小鱼的时候她用头抵开了笼子,跳到地上跑掉了。当时我们还很欣慰,觉得她终于得到自由了。

但好景不长,大概是3天后,我们发现她回来了。而且看见我们神情很慌张,一直对着窗户叫,声音非常急促。我们出去看的时候,窗帘后面站了一只大公猫。想必小咪咪是去看他了。大公猫看见我们后,立刻冲过来想要抓小咪咪,小咪咪立刻就跳上了窗台,又要跳出窗台。

我们急忙关上了窗子,但这只大公猫却也跟着跳上来了。我们吓得不敢出声,生怕刺激到他们,让他们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来。情急之下,我决定用吃的把他引开。结果我就喂了一只猫,引出了2只猫。

第二天,大公猫又来了,好像没有昨天那么凶了,但还是有些戒备心重。这时我做了一个决定,把小咪咪送到楼上的朋友那里去寄养一段时间,避开这个大公猫。

结果在送小咪咪上楼的时候,大公猫一直在楼下叫,叫声低沉,但很有攻击性。我上楼后把门关上,从猫眼向外看,就能看到门外站的大公猫。我觉得它好像在哀求什么,但叫得太厉害,我听不清它说什么。第二天早上,我开门放小咪咪下来,大公猫立刻跟过来,小咪咪跳到大公猫的背上,大公猫就跳上了窗台。当时我的心情啊,真想哭。

就这样,过了几天后,大公猫再也不来了。我们以为没事了,就把小咪咪接回家。结果没过2天,大公猫又来了,还是一见到小咪咪就扑过来,不过这一次小咪咪很害怕,直接躲到我身后。我也不敢轻易开门,只好报警求助。

警察来了之后,看了半天没有办法,只好用小咪咪最喜欢的零食诱惑大公猫。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,把大公猫引开了,但随后不知道从哪里又窜出来了一只三花猫,把门偷跑了。小咪咪吓得缩在我的脚边,我们只好又去找了一只新的猫代替她。

直到现在,大公猫再也没有出现过。我们也想尽各种办法,用各种爱猫人士的招数都试遍了,还是把小咪咪替换了下来。如今小咪咪已经在家生活两个月了,对以前的遭遇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反应,但一见到我们就缩成一团。

专家点评:

一,什么是恋母情节?

1,所谓恋母情节又称“彼得潘综合征”。表现为:依赖母亲,不能独自生活;在情感上依恋母亲,类似“恋母情结”;在青春期性发育后仍有较多“儿子心理”。

2,产生原因:(1)自婴儿走入社会时期,由于母亲抚爱和照顾,形成对人的一种依恋,这在“母子连心”上表现出来。这种依恋是人类认识世界、接受世界安全感的开端。然而,如果依恋对象持续在“母亲的角色”上,则会产生“恋母情结”。对这种情结的沉溺可能持续终身。(2)青春期由于性成熟对母爱的“占有欲”,使青春期少年一旦获得性知识,便希望摆脱母爱(这种母爱是“恋母情结”的对象)的束缚而“自立”。(3)从社会生活的实践来看,个体对母爱的占有或获得,在最初是没有选择余地的,一旦得到满足,便失去求得的乐趣,这种“得而复失”的痛苦,是产生恋母情结的内因。(4)过度溺爱孩子的母亲,更容易造成男孩“恋母情结”恶化为“逃避者”人格。

二,如何解决“恋母情结”带来的烦恼?

对于具有“恋母情结”的年轻人,应该引起恋母情结——自我分析。

1,对产生“恋母情结”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。分析在“亲子关系”过程中,自己是否产生过“恋慕”母爱对象(尤其是女子)的感情;或者说在产生独立意识后,是否对母亲拥有过多的温情遐想;或者是由于缺乏独立自信,独立愿望不强烈,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,缺乏男性刚强、进取、自信的精神,而依靠依恋母亲——即“恋母情结”。

2,对具有“恋母情结”的自我进行心理分析。自我分析:自己过度自私,以我为中心,缺少为他人着想,缺少爱,缺少关心,缺少情,缺少感恩之心。缺少男孩子的坚强和刚毅。分析自己对“母爱”占有或者获得的心灵状态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